原文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BvTgGLA1SLXUGTgeMScEgw
我国的四大发明之一就是造纸术,纸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发展历史。我们总是能够看到小说或者影视剧里闺阁小姐之间赠礼会有笔墨纸砚之类的,有些信笺的纸张工艺还很复杂,导致它们的价格也很昂贵。
古代写信所用的信纸称为信笺,或者雅称“诗笺”、“花笺”。喜好诗书的闺阁小姐通常都会写诗,古代的管教和规矩又较为森严,未出阁的小姐除非长辈带领去参加聚会或者拜佛求香之类的一般不能出门,只能生活在后院里。但是人总是渴望交朋友的,不能出门那只能跟好友以信交流维系感情。
通常寄给朋友的信里除了琐碎的日常和思念以外就是自己写的或者喜欢的诗了,是以这类写诗的信纸被雅称为“诗笺”。不只是闺阁小姐或者高门主母,在那个路遥车慢的年代,又没有电话,除了聚会就只能写信了,可以说书信在中国古代有着极为重要的历史地位。
自打东汉蔡伦改进造纸术之后,纸张的使用在中国就普遍了。笺纸自唐朝起就有各种各样的别称和花纹样式。唐朝有一种信纸是为薛涛笺“,这是因为这种彩纸为薛涛所独创,上面印有各色花纹,可谓雅致至极。薛涛其人乃蜀中才女,唐朝”四大才女“之一,好吟诗,精通诗赋。当初因为年幼丧父,家中贫困,无奈流入乐籍成为官中乐妓。制作笺纸就是薛涛的一大爱好,晚年的她也以此为生计。薛涛也因这一手出色的制笺工艺而蜚声在外,时人一度以“制笺”指代她。
“薛涛笺”纸张之细腻柔滑为笺纸中的佳品,在后代真正的”薛涛笺“因数量稀少而以金议价。浣花溪的水所制作的笺纸品质上乘,因此闻名。浣花溪两岸的原住民大多制得一手好笺纸,深受文人墨客所喜爱。
另有一种纸张名为澄心堂纸,始于南唐,为”文房三宝“之一。澄心堂是南唐的一所宫殿,自此处所出的纸张就叫澄心堂纸,亦是一种宫廷御纸,专供皇室使用,偶尔也作赏赐赐给王公贵族。该笺纸手感极佳,轻抚纸张,如同少女的肌肤一样柔软,又像玉石一样洁白莹润,纸张之细薄可透日光。
受”薛涛笺“的启发,宋朝人谢景初发明创作出了一种新的笺纸名叫”谢公笺“,有印金色的团花纹样以及各色金花。纸以人得名,在历史极为有名,可与”薛涛笺“并驾齐驱。”谢公笺“乃是一种十色笺纸,在那个染色材料难以获取的年代,”谢公笺“丰富多样的色彩为人们所喜爱。但有人认为十色笺纸非谢景初首创,依据是唐朝的李肇所撰写的《唐国史补》和释齐已的《白莲集》均有提到”十色笺”的概念。
元朝有一种临川小笺纸,这种小笺纸背面是青色的,正面是白色的。上面撒了金粉,印有各色花鸟,相当流行。元朝的笺纸花样繁多,撒金粉的流行,不撒金粉亦不输。打蜡抛光,印有纹样,继而又添加色彩。元朝的笺纸制作和风气对后世笺纸的影响深远。
清朝初期的时候依然承袭了明代遗风,笺纸之作依然十分盛行,不仅热衷于制作新彩色的笺纸,而且会将这些发行过的笺纸整理成册。在这个时候,笺纸已经不仅是一种书写工具了,还是一种精美的艺术品,具有很高的收藏价值。
清朝灭亡民国建立,民国初期的时候,笺纸仍然是一种重要的日常生活用品,依然十分流行,还会聘请书画的名师大家为笺纸绘纹样,设计精致的刻印。但随着时代的发展,有了水性笔、机器造纸,传统的笺纸就慢慢消失在了人们的生活中,逐渐走向消亡。如果没有传统手艺人的坚持和传承,笺纸会满满消失在浩如烟海的时间长河里,就像一朵溅起的水花,灿烂片刻又转瞬即逝。
笺纸不仅是一张信纸那么简单,它更是一种艺术。民国时期一度快要消失,鲁迅等人有感于这一传统文化的消失,纷纷奔走,为笺纸留下了传承的星星之火,笺纸工艺代表了雕版印刷的最高水平。笺纸作为一种日常消耗品,历史留存下来的实物实在不多。
古人将一张普通的笺纸玩出了花样,笺纸的纹样可以丰富到什么程度?山水田园、花鸟虫鱼,包括传统的梅兰竹菊四君子、飞禽走兽、人物及物品物件均可作笺纸的纹样,主题和花样之丰富可堪收藏。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