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片茶叶走向世界

🍵

      不知道你有没有喝茶的习惯?一般来说家里的上一辈都更喜欢喝茶,就算不爱喝的家里也常备着茶叶,以便客人上门时招待对方。但你是否知道,古代最早饮茶可不像我们现在这样,喝的是清茶。

      古代文人雅士外出郊游需要携带的东西不仅多而且杂,从可供换洗的衣物,到吃食、笔墨纸砚等等都会携带,会下棋的也要带一副棋盘并棋子,还会携带完整的烹茶的茶具。剩下的一些雨具、小刀、火折子啥的就更不必赘述了。总之,外出可能会用到的东西他们都会带,其中茶具就是必不可少的东西。

      邀上三五好友,登高临水之时,会先升起火炉子,取了干净的山泉水先烹煮茶叶, 在氤氲的茶香中开始赏景赋诗。一般来讲,干净清冽的山泉水是文人雅士烹茶的首选,因此但凡有着此类山泉水处一般是不乏读书人的,外出游玩遇上了会斗诗或者斗茶。

🍵

饮茶文化的演变过程

其实最开始在周朝和春秋时期,茶叶是一种祭祀品,但是新鲜的茶叶不容易保存,为了利于保存,才将茶叶晒干。后面人们发现茶汁清热解毒,就将茶叶当成了一种蔬菜、一种药汁使用。

1

      《皮日休集•茶中杂咏诗序》有言:“自周以降及于国朝茶事,竟陵子陆季疵言之详矣。然季疵以前称茗饮者,必浑以烹之,与夫瀹蔬而啜者无异也。”由此可知在汉魏六朝时期,茶叶是作为一种调料存在的,人们用它来煮羹汤的。

      甚至那个时候还没有产生专门的烹茶茶具,人们只是尝试性地将茶叶添加到食物当中进行烹煮,而且茶叶在当时是比较小众又昂贵的,常常是赏赐有功之臣的,因为巴蜀的茶叶很是遥远,运送不易,从秦朝起就作为珍品进行上供。汉朝时期茶叶变得风靡起来,但是仍未形成现在的饮茶体系,上好的优质茶砖在贵族之间被做成了羹汤,很类似于现在的酥油茶。

      饮用的时候先由侍从伺候放到石臼里捣碎,然后在火上架一个陶罐,将捣碎的茶叶末倒进去,不停翻炒直到茶叶散发出焦香味,再倒入沸水,又添加各种小料进去,比如葱姜啥的。最后煮出来了一碗“茶粥”,上面的小葱还沉沉浮浮地打转。但据闻这种“茶粥”香味扑鼻,皇亲贵族极为推崇这种饮茶之法。

      由于上层权贵的推崇,上行下效,下面的文人士子也纷纷效仿,一时之间,这种“茶羹”或者说“茶粥”在汉朝十分流行,蔚然成风。从这里开始,饮茶在文人士子之间就成了一种风雅韵事,并写诗作赋夸赞。同时,文人集聚之时也以饮“茶粥”为风雅,不会饮“茶粥”的都不好意思说自己是文人,俨然成为了一种圈层文化,身份地位的象征。这种饮茶之风从汉朝就开始流传至魏晋时期,约3000年左右。

      隋唐时期,国家一统,结束了纷乱割据的局面,建立起了统一的国家。直到唐朝时期,由于政治稳定国家强盛,经济开放交通便利,因此饮茶成为了举国之事,并通过互市也流传到了少数民族之间。白居易的《琵琶行》中有一句“门前冷落鞍马稀,老大嫁作商人妇。商人重利轻别离,前月浮梁买茶去”。可想而知,此时的茶叶之兴盛。也就在这时,茶叶开始纳入了国家税种之中。

🍵

      除了秦朝及汉魏六朝流传下来的茶粥“饮茶之法,亦生成了自己独特的饮茶文化——泡茶法和煎茶法。泡茶法与”茶粥”类似,会加葱姜等调料。而煎茶法不同,不添加姜葱等佐料进行烹煮,煎茶法单加盐调味,也可不加。“自从陆羽生人间,人间相学事春茶”,从陆羽著书《茶经》推崇煎茶法开始,泡茶法就渐渐不再流行,反而是煎茶法盛行起来。

      直至宋朝时期,经济繁荣稳定,不仅开放稳定了榷茶和茶马互市,井市也变得开放起来,没有前朝那般严格的限制,由此催生了许多瓦肆,其中就有专门的茶肆还催生了点茶、斗茶文化。这个时候茶叶真正的下沉到了普通百姓之间,成为了平民百姓也能买得起喝得起的饮品。

      1610年也就是明神宗万历三十八年,中国的茶叶随着瓷器、绫罗绸缎等一起飘洋过海来到了西方,并掀起了一股潮流,成了中国对外的一张名片之一。至此一片茶叶走向了世界,现在世界上有将近三分之二的人饮茶,可以说它改变了世界。

🍵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