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尚还是玩剩下的?让我们来考古赛博空间

      “赛博空间”一词最早属于哲学和计算机领域

      随着影视领域的大胆创新和学术领域成果的大众化

      该词汇走进大众的视野

      “赛博”一词一时间成为了所谓的时尚热词

      虽然我如此描述该词,但事实上,它的出现时间并不算很晚,最早甚至可以追溯到1982年,一位科幻文学作者威廉·吉布森创作的作品《全息玫瑰碎片(Burning Chrome)》,这位具有丰富幻想力和创作精神的加拿大作家,在他的作品里首次涉及了关于“赛博空间”的描述

      自此以后,无论是科幻文学创作还是大众的对崭新的空间的认知,都仿佛被打开了一个新的魔盒,源源不断地涌出来。

      现如今,这个概念在大众的脑海中已不再抽象,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促使互联网在世界绝大范围内普及。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已可处处碰见它的身影,其中最有代表性的赛博空间就是网络游戏

     像是几年前爆火全网的《头号玩家》,向大众展现了奇妙的虚拟世界对于人们到底有何种吸引力,像另一款经久不衰的模拟经营类游戏《模拟人生》,玩家可以在里面根据自我选择自由自在地生活,无论是买房子,开车,还是生育,游戏里我们能体验到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的事情,更甚至是衰老和死亡。

      赛博空间给予我们的真实体验,让我们沉浸其中,但与此同时,赛博空间也引发了必要的反思,随着一些人由于过度沉浸在虚拟赛博空间,因而无法分清楚现实和虚构而酿成了不可逆转的惨剧。

      学者斯泰西·吉利斯(Sta-cy Gilis)也在研究中提到,这种赛博空间不可避免地破坏了“隐喻和真实的符号距离”

      值得我们关注的还有很多,但我认为,这场赛博空间的革命势必引起我们的反思。

3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