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里,选月亮还是六便士

      英国小说家威廉·毛姆创作的长篇小说《月亮与六便士》一经发表就引起了广泛热议。

      特别是这个极具特色的标题,关于标题的传闻版本非常多,其中有一个解读来自于研究毛姆的专家,他提到在那个时代有一位评论家曾评价毛姆小说里的主人公总是抬头看着月亮而忽略脚下的六便士,毛姆对这个概念表示了兴趣,便使用了这个概念作为标题,后来随着人们的解读,月亮和六便士渐渐陈给了精神和物质的象征,一时间又引起了另一阵热议,在生活里,我们到底是选月亮还是六便士?

01

诗意地栖息

      月亮高高悬挂在天上,脚踏大地的我们无论是跳还是伸手,月亮与我们而言始终遥不可及,而六便士零零散散地洒落在地上,我们要屈尊弯腰才能捡起,有时候地上甚至很难看到六便士的影子。

      海德格尔在 《诗 语言 思》中明确表示:“正是诗意首先使人进入大地,使人属于大地,并因此使人进入居住。”他那“诗意般地栖息”勾起多少疲惫之人的心神,引起多少眷美之人的向往,一句“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煽动起多少热滚滚的眼泪,掀起一阵空前的辞职远游的风。即使过去多年,看到这句充满无限勇气和魄力的话,多少人还是情不自禁地流泪。

02

记忆唤起

笔者认为,月亮与六便士并不是完全对立的存在。

如果为了钱而舍去了精神上的满足,只会变成行尸走肉,而为了精神舍去了满足存在的六便士,便容易变成吸食露水存活的瘦骨嶙峋的苦徒,他们彼此之间应该存在动态平衡,在追求生存的资本的同时也不能忘记喂养灵魂,在仰头看着月亮的时候也不能遗忘脚踏实地的必要性。

毕竟,脚踏实地,仰望星空才是我们一直以来追求的。

但是也有很多人

在追求诗意的半路上

却因紧缺六便士而半路折返

也有人走着走着渐渐被六便士吸引了目光

渐渐忘记抬头看月亮,甚至社会上分出了六便士派和月亮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