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out
Riverside Scene at Qingming Festival
《清明上河图》以精致的工笔,记录了北宋末徽宗时期,首都汴京清明时节郊区汴河两岸的自然风光、城内建筑和民生的繁华景象。作品以长卷形式、采用散点透视的构图法,将繁杂的景物纳入统一而富于变化的画面中,画中人物1500多个,皆衣着不同,神情各异。构图疏密有致,节奏感和韵律的变化明了易见,笔墨章法也很巧妙。

画卷右边开端处,是宁静的田野和村落。在疏林薄雾中,掩映着几家茅舍,草桥、流水、老树、扁舟调节了画面的色彩和疏密。一片柳林,枝头刚刚泛出嫩绿,使人感觉到北国早春的气息。两个脚夫赶着5匹驮炭的毛驴,正向汴城方向走来。路上有一行人,正从京郊踏青扫墓归来。前段环境和人物的描写,点出了清明时节的特定时间和风俗,为全画展开了序幕。
汴河是画中段的主脉,河面上舟来船往,沿河还有许多粮仓。画家凭着敏锐的观察力,用写实的画笔,将这些场景如实描绘了下来。仔细观察,会发现,在画家的笔下,满载货物的船只吃水很深,水面几乎已经接近船帮,而已卸完货的船只,则吃水较浅,具有极强的真实感。


画面描绘最为热闹的地方,是横跨汴河的那座木质结构拱形桥。画家将桥上桥下的场景和人物活动作了全景式的描绘。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那艘准备驶过拱桥的木船,船在逆水而行,船桅已经放倒,船工们握筒盘索。桥上呼叫接应,桥上桥下聚集了过往的行人,都在围观这紧张的一幕。看着画面,我们仿佛身临其境,也会产生紧张的感觉。
最后一段是热闹的市区街道,画面上有市街上的各种商业、手工业、和各类人游览的活动。这段以高大的城楼为中心,两边的屋宇鳞次比,除了酒楼、药铺等大型店铺外,还有门前挂着”解”字招牌的当铺。街市行人,摩肩接,川流不息,画中男女老幼,士农工商,三教九流,无所不备。各种交通运载工具,如轿子、骆驼、牛马车、人力车、平头车等绘色绘形地展现在人们眼前。热闹的光景被画家安排得有条有理,杂而不乱。

清明上河图之那些超有意思的小店
Riverside Scene at Qingming Festival

茶坊

客店

医馆

香铺

酒楼

酒店

匹帛店

纸马铺
清明上河图之生活百态
Riverside Scene at Qingming Festival

外卖小哥
这是酒店的伙计,不知正往谁家送外卖。宋朝时候就有送外卖的活计了,当时的饮食店已经开始提供逐“时施行索唤”、“础磋可办”的快餐、叫餐服务了。京餐饮业极为发达,宋代都市的小白领、小商人,跟今日的城市白领一样,都不习惯在家做饭,而是下馆子或叫外卖。

小吃摊
这是汁京街市上寻常可见的一处小吃摊子。沐京可以说是美食家的天堂。《东京梦华录》载,宫城朱雀门外,“当街(卖)水饭、熬肉、干脯”,是饮食条街。宋人对饮食非常讲究,寻常的饮食摊子,也很注意干净、卫生,”凡百所卖饮食之人,装鲜净盘盒器皿,车檐动使奇巧,可爱食味和羹,不敢草略,稍似懈怠,众所不容”。

算命先生
这是个算命摊,三条字幅上书”神课”、”看命”、”决疑”,算命先生端坐着,一幅老神在在的样子,旁边的白衣男子俯身询问些什么,后面的仆人在窃窃私语也顾不上管教,不知道这位算命先生给他算了个什么样的卦。

古代美容院
记得以前可以看到很多老大爷在路边,给人剃头刮脸,很便宜但是效果怎么样没体验过,其实早在北宋就有这样的老大爷了。这可以算是中国最早的美容院了,虽然有些简陋……